首页 > 品牌 > 正文

在日本古代的战场上,为什么会出现巨型武士刀“大太刀”呢?

2024-07-28 06:08:39 | 搜视网

今天搜视网小编整理了在日本古代的战场上,为什么会出现巨型武士刀“大太刀”呢?相关内容,希望能帮助到大家,一起来看下吧。

本文目录一览:

在日本古代的战场上,为什么会出现巨型武士刀“大太刀”呢?

古代兵器大揭秘武士刀先关简介

日本刀,又称武士刀,以其优美的造型和精湛的锻造技艺而闻名于世。作为古代兵器的一种,武士刀不仅在战场上发挥过重要作用,而且在日本文化中也具有象征意义。本文将详细介绍武士刀的历史、结构及其保养方法。
一、武士刀的历史
1. 上古时期
日本古坟时代中期(200年-771年),铁制刀剑开始出现,当时的刀剑多已锈蚀。这一时期的刀剑被归类为上古刀,形状有别于现代常见的日本刀,或为直刃,或带双锋。
2. 平安时代
平安时代末期之前,刀剑被用作上古刀。这一时期的刀剑特征为镐造、庵栋(Iorimune)、小切先、京反、前窄后宽,刀形优美。
3. 平安时代末期至室町时代初期
这一时期流行佩戴太刀于马上或仪仗典礼。室町时代中期以后,日本刀由刀刃向下佩带的太刀转为刀刃向上佩戴的打刀。
4. 室町时代中期至江户时代末期
制刀业繁荣,出现了不同流派的刀工。这一时期的日本刀比镰仓中期风格更加豪放,刀幅宽,刀体宽窄变化小,切先也更长了。
5. 南北朝时代
大量出现了和以往不同的称为大太刀、野太刀的大型刀。
6. 室町时代以后
室町时代中期以后,日本刀开始作为贸易品大量生产,品质开始下降。江户时代,制刀业继续繁荣,但品质逐渐下降。
二、武士刀的结构
1. 刀柄头部盖子:多为金属制品,用于固定刀柄。
2. 柄卷:缠绕于刀柄上的丝绳,用于固定刀片和使刀柄易于手握。
3. 刀片:刀片本身是武器的主体,锻造精细。
4. 镡:护手或剑格,保护手掌,也是拔刀时必用的部位。
5. 笄:固定刀刃与装饰用,也可当发簪与耳钉。
6. 返角:防止刀鞘突出落地之装置。
7. 柄鲛:包裹在刀柄上的鲛鱼皮,质地细腻。
8. 笄:固定刀刃与装饰用,也可当发簪与耳钉。
三、武士刀的保养方法
1. 准备相关用具:打粉棒、目钉拔、丁子油(御刀油)、棉布、奉书纸等。
2. 拔除目钉:使用目钉拔从刀柄的目钉穴处将目钉拔出。
3. 拆卸刀柄:注意刀刃朝前方,避免发生危险。用右手紧握刀柄,左手握拳,对准持刀的右手的虎口处,用适度力道捶下,刀茎(中心)会跳出刀柄。
4. 打粉:清除刀身上的旧油,左手握住刀茎,刀刃朝前方,右手持打粉棒,轻轻敲在刀身上。
5. 抹除打粉:使用奉书纸抹除打粉,注意必须单向轻轻擦除,不可猛力来回擦拭。
6. 赏刀:清除旧油的刀干净光亮,利用这个机会欣赏刀,同时检查刀身是否有什么损伤。
7. 上油:将丁子油倒些许在小块的棉布上,均匀涂拭刀身,涂抹完毕后放置15到20分钟,用大的棉布和奉书纸除去多余的油。
8. 再打粉:上完油后,刀身的光亮度会略差,可以再上打粉。打粉只需要稍稍打一到两次,然后再用奉书纸去除。
9. 安装刀柄:依序将切羽、刀镡装上刀身,然后将刀茎插入刀柄,确认刀茎完全到底后插入目钉,用目钉拔上的小槌将目钉槌入。
10. 收刀:纳刀时,刀刃朝上,注意要心平气和,不可毛躁。
以上就是关于武士刀的历史、结构和保养方法的详细介绍,希望对您有所帮助。

在日本古代的战场上,为什么会出现巨型武士刀“大太刀”呢?

日本古代的战场上,为何会出现巨型武士刀“大太刀”?

日本古代的战场上,之所以会出现巨型武士刀“大太刀”,自然是因为战术需要了。但是由于这种刀的体积太大,所以很难能有几个人用得了它,能拿它当做武器的人大多都是身高马大的人。 我们都知道,日本武士基本上都是人均一把武士刀的,这把刀就是他们的生命。隋唐时期,日本根本没有自己的铸刀技术,虽然武士刀是他们自己的文化,但铸刀技术可完全都是模仿了中国。

在日本,除了最著名的武士刀之外,还有一种巨型的大刀叫“大太刀”。但因为它的体积太大,所以古时候的日本人也是很少能有人可以很好地使用它。它的长度通常超过80厘米,无论是长度还是重量都比武士刀要多出许多。大太刀最初是由军事指挥官和骑兵使用的,直到镰仓末期,它才开始被那些又高又壮的人使用起来。

当时,日本人的平均身高是1米5到1米65之间。所以说,想要拿起一把比自己身高还高的大太刀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,更不用说用这把大太刀去打仗了。对于日本武士来说,如果他们带着这么大的刀,肯定会制服敌人。 一般来说,手持大太刀的武士通常都是充当前锋的位置,敌人设置的队形往往可以在几个回合内就被他们突破。

据说当时最大的大太刀长有近3米5,但凡是能把这把刀带到战场上的战士肯定是全队最高最强壮的战士。而且,只要你掌握了刀技,甚至可以一刀将马劈成两半。 最后,为了对付这些大太刀战士,敌人在后期想到了使用弓箭手来对付他们,这才致使大太刀开始慢慢消失在了战场上。由此可见,即便是再厉害的武器,也是有利有弊的。

在日本古代的战场上,为什么会出现巨型武士刀“大太刀”呢?

在日本古代的战场上,为什么会出现巨型武士刀“大太刀”呢?

搜视网(https://www.soutv.com)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在日本古代的战场上,为什么会出现巨型武士刀“大太刀”呢?的相关内容。

在古代日本,武士刀成为一个武士的标配,直到现在,日本武士刀依旧是世界刀具中的精品。但是在武士刀中,存在着一种巨型刀,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“太刀”。

相传“太刀”出现在平安时代末期,当时武士在仪仗典礼之时,骑在马上,扛着太刀,巡游街市,让百姓看一看武士风采。后来,太刀进入战争之中。 搜视网

太刀一般而言指的是刃长超过两尺,刀刃长度通常在80公分以上,刀身弯度较高,在长度和重量方面要超过普通武士刀。另外太刀是将刀刃向下佩挂腰间,不同于武士刀的佩戴。太刀最初的出现本想做为武将骑兵PK战使用,但随着战争的转型,到了镰仓时代、南北朝时代在徒步士兵中也有装备,不过能用这种刀的,一般都是个子高,而且具有一定力气的人。

到了14世纪日本南北朝时期,迅速出现大量和以往不同的太刀,称之为“大太刀”,这种刀属于野太刀类型的大型刀。

当时日本人的平均身高为150公分至165公分,甚至还有很多不足150公分的人,对比之下这种大太刀算是相当巨大的武器,跟身高完全不成比例。大太刀通常是由使用者背负在背后,但如果身高超过180公分以上的人则可以像“打刀”一样别在腰间。不过在当时的日本找到怎么高的人也不太容易。

对南北朝时期的武士而言,最值得夸耀的就是不怕死的勇气与强有力的腕力,如果能扛着一口又大又长的大太刀上战场,便会让自己更加威武。装备大太刀的武士被当作突击队使用,用来突破敌人阵形,因此大太刀又称为“阵太刀”,但也有人称为“野太刀”。

据说最大型的大太刀长达3.3公尺-3.5公尺(3.3米-3.5米)。武士们手持厚重的大太刀,他们冲锋在前,势不可挡。当然也只有最强壮,最出色的武士方能掌握这一巨大武器。它们杀伤力极大,冲刺时,武士们手持大太刀对抗敌军步兵,冲破对方防线。

虽然威力巨大,但是想要将这么长而重的刀耍起来也不容易,这需要足够大的力气方能举起使用,另外在狭小的空间里也不能发挥用处,虽然据说这种刀可以斩断马匹,但是好像没有记录有人成功过,赶上骑兵手持长枪冲刺,就要看谁的速度快了,往往刀还没举起来,骑兵的长枪已经将其刺穿。如果遇上弓箭手,这玩意儿最好赶紧丢掉,要不太累赘。因此,只有在战场上冲锋时,或对抗骑兵时,方可用到此武器。非战争年代,大太刀作为地位的象征,不过不能像武士刀那样别在腰间,而是只能扛在肩膀上。

你确定古代日本人能举得动这么重的刀?

以上就是在日本古代的战场上,为什么会出现巨型武士刀“大太刀”呢?全部内容,更多相关信息,敬请关注搜视网。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搜视网:www.soutv.com

免责声明:文章内容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。
与“在日本古代的战场上,为什么会出现巨型武士刀“大太刀”呢?”相关推荐